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口腔医学专业
3、本科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任何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口腔医学毕业生作为未来的口腔医学从业人员,能否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口腔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取决于口腔医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是否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口腔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未来的口腔医生,学生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医疗实践;具有终生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 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诊治计划。
(4) 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5)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6) 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具有创新意识,为新知识的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
(9)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0) 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 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
(12) 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具有科学态度。
3.2 知识目标
(1) 掌握与口腔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 能够概述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基本原则;能够说明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主要的口腔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能够了解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基本原则;能够说明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能够说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 能够概述口腔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颌面部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
(4) 能够概述口腔临床医学的各种理论和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了解其诊治原则,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儿童口腔疾病、牙列缺失与缺损、牙颌面畸形、肿瘤、外伤、感染及颅颌面发育异常等。
3.3 医学技能目标
(1) 全面、系统、规范、正确地采集全身病史的能力。
(2) 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 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临床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4)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断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断、简单处理能力;临床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和主要结果判断能力。
(5)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和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6) 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7) 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8)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4 口腔医学技能目标
(1) 口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①病历书写与分析:包括问诊、病史采集、正确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和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等。
②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无菌操作、龋洞充填术或开髓术、洁刮治术、传导麻醉和牙列印模制取等。
③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牙髓活力测定结果、X线片和检验结果阅读等。
(2) 口腔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
①常见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包括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炎、常见口腔黏膜病、牙外伤、智牙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及牙列缺损、缺失、颌面部外伤等。
②其他:包括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乳牙替换的年龄和顺序、“牙痛”的鉴别诊断等。
文/谢思明
编辑/王天奥
初审/王雨
复审/王海兰
终审/昌伟 黄跃